1.1 什麼是血管炎
血管炎是指血管壁的發炎,包括廣義的一組疾病。原發性血管炎是指疾病的受影響器官為血管。血管炎以受影響血管的大小和類型進行分類,其嚴重程度從輕症到危及生命不盡相同。"少見"是指此類疾病在兒童中少見。
1.2 血管炎是一種常見病嗎?
某些急性原發性血管炎是常見的兒科疾病(如過敏性紫癜和川崎病),而以下所述的疾病是較為罕見的,其準確的發病率尚不清楚。在兒童被確診之前,父母可能從未聽說過血管炎這一名詞。過敏性紫癜和川崎病下面會單獨列出。
1.3血管炎的病因是什麼?它遺傳嗎?它傳染嗎?我們怎樣預防它?
通常這類疾病在同一家庭內多發的並不多見。在大部分病例中,該病人是家族中唯一的患者,其同胞兄弟很少同患此病。本病的發病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目前認為,基因變異、感染(作為誘因)和環境因素在發病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血管炎沒有傳染性,也不能預防或治癒,但是可以被控制的,即達到疾病不活動和症狀消失,這一階段被稱為"緩解期"。
1.4 血管炎時血管發生了什麼變化?
血管壁被免疫系統攻擊,導致管壁的腫脹和結構的破壞。病變血管內血流受阻、血栓形成,加之管壁的腫脹,最終可導致血管狹窄或閉塞。
血液中的發炎細胞聚集在血管壁上,導致血管的進一步損害,甚至影響血管周圍組織,從組織病理標本中可以見到上述改變。
血管壁的滲透性增加,可致血管中的液體進入血管周圍組織中引起水腫。這些病理改變主要引起這組疾病出現不同類型的皮疹或皮膚改變。
血管狹窄或閉塞,以及少見的血管破裂,都可引起血管周圍組織的損傷,大腦、腎臟、肺及心臟均可嚴重受影響。廣泛(系統性)的血管炎因伴有大量發炎因子的釋放而導致全身症狀,如高燒、不適及實驗室發炎指標(血色素沈降指標( ESR )、C-反應蛋白(CRP))的異常。血管造影(一種可見看見血管的放射性檢查方法)可以發現動脈血管形態的異常。
2.1 血管炎有哪些類型?如何分類的?
兒童血管炎依據受影響血管的大小進行分類。大血管炎,如多發性大動脈炎,主要損害主動脈及其分支。中等血管炎主要影響腎臟、腸道、大腦及心臟(如結節性多動脈炎、川崎病)。小血管炎主要影響小血管,包括毛細血管(如過敏性紫癜、肉芽腫性多血管炎、嗜酸性血管炎、皮膚白細胞破碎性血管炎、顯微鏡性多動脈炎)。
2.2主要症狀是什麼?
此類疾病的症狀根據受影響血管的數量(廣泛或局限)、部位(大腦、心臟等重要器官或皮膚、肌肉)及血流障礙的程度不同而不盡相同。輕者僅表現為短暫少量的血流減少,嚴重時血管完全閉塞導致周圍組織缺氧缺血,最終形成閉塞疤痕性損傷。組織損傷的程度決定了組織器官功能障礙的程度。血管炎的典型症狀將在下述疾病中詳細介紹。
2.3 如何進行診斷?
血管炎診斷較為困難,其症狀與許多常見的兒科疾病相似。診斷依靠專家對臨床症狀、血和尿的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如超音波、X光、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血管造影)的綜合分析,必要時可對受影響組織和最易獲得的組織的進行病理檢查以明確診斷。由於此類疾病少見,因此有必要將病童轉至專業的兒童風濕病中心診療,由兒科專業醫生及影像學專家共同協作診療。
2.4 本病是可以治療的嗎?
是的,血管炎可以治療,但有一些複雜病例治療困難較大。大多數接受正確治療的患者,疾病可以得到控制(緩解)。
2.5如何進行治療?
血管炎的治療是長期和複雜的。治療的主要目的是儘快控制疾病(導引治療)和長期維持緩解(維持治療),並避免不必要的藥物副作用。治療方法需根據患者的年齡、病情嚴重程度進行個性化選擇。
現已證明,類固醇合併使用免疫抑制劑(如
環磷醯胺(cyclosporine))可有效緩解疾病。
常用於維持治療的藥物包括:硫唑嘌呤(azathioprine) 、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嗎替麥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及小劑量的類固醇。當常用藥物無效時,可根據個人情況選擇其他藥物來抑制啟動的免疫系統和發炎反應,包括最新的
生物製劑(如TNF抑制劑、莫須瘤單株抗體)、
秋水仙素和沙利竇邁。
服用足夠的鈣劑和維生素D可預防長期應用類固醇引起的骨質疏鬆症。應用小劑量阿司匹林或抗凝劑可預防血小板凝集,高血壓患者可給予降壓藥物。
物理療法可以改善肌肉骨骼功能,同時需給予患者及其家人心理和社會支持以減輕由慢性病所致的心理壓力。
2.6非傳統的治療/替代治療有什麼?
這組疾病有許多補充或替代療法,常常令病童及家長在選擇時感到困惑。這些療法可能需花費大量時間與金錢,加重病童的負擔,因此需仔細考慮其風險與益處。如果想嘗試補充或替代療法,最好同兒童風濕病醫生協商。一些補充或替代療法會與傳統療法相互作用,大部分醫生不會反對補充療法,並會給予相關的治療建議。有一點至關重要的是,治療過程中不能隨便停用規定藥物,某些藥物如類固醇需堅持應用以控制疾病,如果疾病尚在活動期,停用藥物會非常危險,請務必與醫生協商用藥事宜。
2.7追蹤
定期追蹤的主要目的是評估疾病的活動性、治療效果及可能出現的藥物副作用,以取得最佳療效。追蹤的頻率和形式取決於疾病的類型、嚴重程度及所用藥物,在疾病的早期階段以門診追蹤為主,較為複雜的病人則需入院追蹤,隨著疾病的控制,可適當延長追蹤間隔時間。
評估血管炎的疾病活動性有多種方法。家長被要求報告病童所有的身體狀況的變化,有些病例要求報告病童的尿試紙檢查及血壓變化的情況。詳細的臨床檢查結合分析病童的主要症狀是評估疾病活動性的重要部分。血和尿的實驗室檢查可用來監測發炎活動性、器官功能及藥物副作用,根據不同病人受影響器官的不同,由不同的專家進行檢查評估,包括影像檢查。
2.8疾病會持續多久?
少見的原發性血管炎是一種長期的,有時可持續終身的疾病。這些疾病可能急性起病,病情嚴重甚至危及生命,以後逐漸發展為比較慢性的疾病。
2.9疾病的遠期進展(預後)如何?
少見的原發性血管炎的預後是非常不同的,不僅取決於受影響血管、器官的類型和程度,也取決於從發病到開始治療的間隔時間及個人對治療的反應。器官受損的危險性與疾病活動狀態的持續時間相關,重要器官的損害可造成終生後遺症。若給予正確治療,一年內可達到臨床緩解。緩解期可以持續終生,但通常需長期維持治療。疾病在緩解期可以復發,復發時需加強治療。如不治療死亡風險相當高。由於這類疾病很少見,因此缺乏遠期預後及死亡率的確切資料。
3.1疾病如何影響病童及家庭的日常生活?
開始發病時,病童出現疾病的臨床表現,但診斷尚未明確,整個家庭常常會非常緊張。
對疾病本身和疾病治療的理解能幫助家長和病童應對令人不愉快的診斷和治療過程,並能堅持隨訪。一旦疾病得到控制,病童常常可恢復正常的家庭和學校生活。
3.2關於學校?
一旦疾病得到適當的控制,應鼓勵病童儘快返回學校,但是需告知學校病童的情況,使學校重視病童的病情。
3.3關於運動?
一旦疾病得到緩解,應該鼓勵病童參加他們喜愛的運動。
根據病童器官功能受影響的情況,包括肌肉和關節功能的情況,以及使用類固醇而影響的骨骼狀態,建議他們參與不同的運動。
3.4關於飲食?
目前沒有證據表明特殊的飲食可以影響疾病的病程和預後。建議給予健康的、營養均衡的飲食,包括充足的蛋白質、鈣和維生素。當病童應用類固醇時,應限制糖、脂肪和鹽的攝入,以減少藥物副作用。
3.5氣候會影響疾病過程嗎?
氣候是否影響疾病過程尚不明確。一旦病變破壞了血液循環,主要是指手指和腳趾處的血管炎,寒冷的環境可使病情加重。
3.6關於感染和接種疫苗?
使用免疫抑制劑的病童,感染可導致嚴重的後果。一旦病童接觸了水痘和帶狀皰疹,應該立即聯繫醫生,以接受抗病毒藥物或特定的抗病毒免疫球蛋白治療。接受治療的病童發生常見感染病的風險也輕微增高,他們還可能發生少見病原體的感染,這些病原體在免疫系統健全的個體不會引起感染。有時可長期應用抗生素(複方新諾明(co-trimoxazol))以預防卡氏肺囊蟲引起的肺部感染,這種感染對於免疫抑制的患者來說是致命的。
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病童應延期接種減毒活疫苗,如腮腺炎、麻疹、德國麻疹、小兒麻痺沙賓疫苗、結核病的疫苗。
3.7關於性生活、懷孕和節育?
由於大多數藥物可損害胎兒發育,因此患者在性生活中要採取節育措施,這是非常重要的。細胞毒性藥物(主要是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可以影響患者的生育能力,這主要取決於藥物治療過程中的總劑量(累積劑量),在兒童期或青春期用藥影響較小。
4.1什麼是結節性多動脈炎?
結節性多動脈炎(PAN)是一種主要影響中小動脈的血管壁壞死性血管炎。許多動脈的血管壁受影響,呈斑片狀分佈,發炎部分的動脈壁變薄,在血流壓力的衝擊下形成沿動脈走行的小結節樣腔隙(動脈瘤),這就是為什麼叫結節性動脈炎的原因。皮膚多動脈炎主要影響皮膚和骨骼肌肉(有時主要是肌肉和關節)而不是內臟器官。
4.2它是常見的嗎?
結節性多動脈炎(PAN)在兒童非常少見,估計每年每百萬人僅有1例新發病例。男女發病率相同,好發年齡在9-11歲。在兒童,它可能與鏈球菌感染相關,但有部分案例與B型或C型肝炎病毒有關。
4.3主要症狀是什麼?
最常見的症狀是持續發燒、不適、疲乏和消瘦。
受影響器官不同則症狀不同。組織血供減少可以引起疼痛,因此不同部位的疼痛常常是結節性多動脈炎(PAN)的首發症狀。在兒童,肌肉關節疼痛和腸道動脈受影響引起的腹痛最為常見。如果睾丸血供受影響,會出現陰囊疼痛。皮膚損害可表現為不同形態的無痛性皮疹(如紫癜或網狀青斑),也可表現為皮膚痛性結節甚至潰瘍和壞疽(完全的血供缺失導致末端肢體如手足、足趾、耳朵、鼻尖等部位的壞死)。腎臟損害可產生血尿和蛋白尿,並引起高血壓。神經系統也可有不同程度的損害,病童可有癲癇、中風或其他神經症狀。
在一些嚴重病例,病情會急劇惡化。實驗室檢查會有明顯的發炎表現,如白細胞顯著增高(白細胞增多症)和血紅蛋白減低(貧血)。
4.4如何進行診斷?
結節性多動脈炎(PAN)的診斷需除外其他引起兒童發熱的原因,如感染性疾病。如病童存在持續的全身或局限性臨床表現,且抗菌藥物治療無效,則支援本病的診斷。本病確診需血管造影證實存在血管病變,或組織病理活檢見到血管壁的發炎反應。
傳統的血管造影術是一種將造影劑注入血管,使血管在X光下顯影的一種放射性檢查方法,目前也應用電腦斷層血管攝影術。
4.5如何進行治療?
類固醇仍然是治療兒童結節性多動脈炎(PAN)的主要藥物。給藥方式(通常在疾病活動期靜脈給藥,之後改為口服治療)、藥物劑量和用藥時間需根據患者病變範圍和嚴重程度進行個體化調整。如病變局限於皮膚和骨骼肌肉系統,則不需要應用免疫抑制劑。然而,病情嚴重或有重要器官受影響時需儘早加用其他藥物,以達到病情緩解(即所謂的誘導緩解治療),常用藥為
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對於病情嚴重且藥物治療反應差的病人,可應用
生物製劑,但其治療效果尚未明確。
一旦疾病活動得到控制,需繼續進行維持治療,常用於維持治療的藥物為
硫唑嘌呤(azathioprine)、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嗎替麥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phetil)。
根據個人病情不同,亦可應用傳統藥物進行治療,如青黴素(鏈球菌感染後的病人)、擴張血管藥物(血管擴張劑)、降壓藥、抑制血液凝集藥物(阿司匹林或抗凝劑)、止痛藥(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5.1什麼是多發性大動脈炎?
多發性大動脈炎(TA)主要侵犯大動脈,常見為主動脈及其分支和主肺動脈及其分支。有時用"肉芽腫性"或"大細胞性"血管炎這樣的名詞,來描述顯微鏡下的小結節病變,表現為在動脈管壁圍繞一種特殊的大細胞(巨細胞)形成。在某些文獻記載中,它也被稱之為"無脈症",因為一些病例可表現為四肢脈搏消失或脈率不等。
5.2這是一種常見病嗎?
在世界範圍內,本病在非白種人(主要是亞洲人)中更為常見,歐洲人中非常少見。女孩(通常在青春期)發病多於男孩。
5.3主要症狀是什麼?
早期症狀為高燒、食欲不振、體重下降、肌肉及關節疼痛、頭痛和盜汗。實驗室檢查可發現發炎指數升高。當動脈發炎進展,可出現缺血的體征。高血壓是兒童常見的首發症狀,因為腹部動脈受影響導致腎臟血液供應不足。四肢脈搏摸不到、雙側肢體血壓不對稱、狹窄動脈處的血管雜音、嚴重的肢體疼痛(跛行)是常見表現。頭痛、各種神經系統症狀和眼部症狀提示腦血流供應受損。
5.4如何進行診斷?
超音波檢查對發現接近心臟的主動脈幹受損很有幫助,但不易發現周邊小動脈受損。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能顯示血管結構和血流的磁共振技術)是發現主動脈及其分支病變最好的方法。而傳統的血管造影術,是將造影劑直接注入血管,在X光下可以顯示較小血管的病變。
也可應用電腦斷層掃描(電腦斷層血管攝影術)來發現血管病變。質子斷層掃描(PET),是將放射性同位素注入靜脈,用掃描器進行記錄,可發現放射性同位素在發炎反應活躍的區域累積,借此來顯示動脈壁受損的範圍。
5.5如何進行治療?
類固醇仍然是治療兒童多發性大動脈炎的主要藥物。給藥方式(通常在疾病活動期靜脈給藥,之後改為口服治療)、藥物劑量和用藥時間需根據患者病變範圍和嚴重程度進行個體化調整。在病程早期可聯合應用免疫抑制劑以減少激素用量,常用藥物為
硫唑嘌呤(azathioprine)、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嗎替麥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phet)。在病情嚴重的病例,常首先應用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以控制病情(即所謂的誘導治療)。在病情嚴重且藥物治療反應差的病例,有時會應用生物製劑(如TNF阻斷劑或
托珠單抗(tocilizumab),但其治療效果尚未明確。
根據個人病情不同,亦可應用傳統藥物進行治療,如擴張血管藥物(血管擴張劑)、降壓藥、抑制血液凝集藥物(阿司匹林或抗凝劑)、止痛藥(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6.1什麼是ANCA相關性血管炎?
韋格納肉芽腫是一種慢性全身性血管炎,主要侵犯小血管,多發生在上呼吸道(鼻腔和鼻竇)、下呼吸道(肺部)和腎臟。"肉芽腫"是一種顯微鏡下可見的發炎損傷,即在血管內和血管周圍形成小的多層結節。
顯微鏡下多動脈炎主要侵犯小血管。在這兩種疾病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叫做ANCA(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的抗體,因此,兩種疾病被稱之為ANCA相關性血管炎。
6.2它是常見的嗎?它在兒童和成人是不同的嗎?
韋格納肉芽腫是一種少見的疾病,尤其在兒童更為罕見。確切的發病率尚不明確,估計每年每100萬兒童中新發病例不超過1個。超過97%的已報告病例為白種人(高加索人)。在兒童男女發病率相等,但在成人,男性的發病率稍高於女性。
6.3主要症狀是什麼?
大部分病人表現為鼻竇充血,且不能被抗生素和解除充血的藥物緩解。本病亦可表現為鼻中隔結痂、出血和潰瘍形成,有時可形成鼻畸形,即所謂的鞍鼻。
聲門以下的氣道發炎可造成氣管狹窄,從而導致聲音嘶啞和呼吸困難。肺內炎性肉芽腫可導致呼吸短促、咳嗽、胸痛等肺炎的表現。
腎臟損害在疾病初期只見於一小部分患者,但隨著病情的進展發生率升高,可表現為尿檢異常、腎功能損害和高血壓。炎性組織在眼球後堆積可將眼球向前推擠形成眼球前突,中耳受影響可表現為慢性中耳炎。一般症狀如體重下降、乏力、發熱和盜汗較為常見,也可以表現為不同的皮膚、骨骼肌肉的損害。
在顯微鏡下多動脈炎(MAN),腎臟和肺是最常見的受影響器官。
6.4如何進行診斷?
有上下呼吸道發炎損傷的臨床表現,同時存在腎臟受影響的表現,如血尿和蛋白尿,由腎臟清除的物質(肌酐和尿素)在血中的含量升高,表示腎功能下降,此時應高度懷疑本病的可能。
血液化驗檢查通常有非特異性炎性指標(ERS、CRP)的升高,以及ANCA陽性。組織病理切片可以明確診斷。
6.5如何進行治療?
類固醇合併使用
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是兒童韋格納肉芽腫/顯微鏡下多動脈炎誘導治療的主要方法。其他抑制免疫系統的藥物,如利妥昔單抗,可根據個體情況選擇應用。一旦疾病活動得到控制,應繼續維持治療,常用的維持治療的藥物有
硫唑嘌呤、
甲氨蝶呤、
嗎替麥考酚酯。
其他治療方法包括應用抗生素(通常長期服用複方新諾明)、降壓藥、抑制血液凝集藥物(阿司匹林或抗凝劑)、止痛藥(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等。
7.1什麼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原發性血管炎?
中樞神經系統的原發性血管炎(PACNS)是一種主要侵犯腦部和/或脊髓的小/中等血管的發炎性腦病。少數病人有前驅水痘感染,故懷疑本病是由感染誘發的發炎性疾病,但病因仍不明確。
7.2它是常見病嗎?
本病是非常少見的。
7.2主要症狀是什麼?
本病起病急,常表現為突然出現的一側軀體的運動障礙(中風)、難以控制的癲癇發作或劇烈頭痛。有時表現為彌漫性神經或精神症狀,例如情緒和行為改變。全身性發炎可引起發熱,通常血液中炎性指標不高。
7.4如何進行診斷?
血液和腦脊液的檢查缺乏特異性,常用於排除其他可以引起神經系統症狀的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腦和脊髓的影像學檢查是主要的診斷方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或傳統的血管造影術常用於檢測中小動脈的病變。為監測病情變化,需重複多次檢查。在未能檢測到動脈損害的病童,如無法解釋的神經損害進行性加重,需懷疑有無小血管受影響的可能,腦組織活檢可以最終確診。
7.5如何進行治療?
有前驅水痘感染的病例,需要短療程(大約3個月)的糖皮質激素治療來阻止疾病進展,必要時可應用抗病毒藥物(阿昔洛韋)。血管造影陽性且病變沒有進展的病例,可只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如果病情進展(如神經損害進一步加重),需要聯合應用免疫抑制劑加強治療,這對阻止進一步的腦損害至關重要。急性期最常應用的藥物為
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之後可以改為其他藥物維持治療(如硫唑嘌呤(azathioprine)、嗎替麥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同時應加用抗凝藥物(阿司匹林或抗凝劑)。
白細胞破碎性血管炎(也稱為高敏性或過敏性血管炎):通常是指機體對過敏原異常反應而導致血管的發炎反應。在兒童中,藥物和感染是最常見的誘發因素。本病主要侵犯小血管,皮膚切片下可以見到特異性的鏡下表現。
低補體性蕁麻疹樣血管炎:其特徵為遍佈全身的皮疹伴有癢感,與蕁麻疹相似,但皮疹的消退慢於皮膚過敏反應。血清學顯示補體水準降低。
嗜酸性多血管炎(EPA,既往稱為Churg-Strauss syndrome症候群):是兒童中極為少見的一種血管炎,可以有皮膚和內臟血管炎的各種表現,並伴有氣喘,血液和組織中的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升高。
Cogan´s 症候群:是一種少見的疾病,主要侵犯眼睛和內耳,臨床特點為畏光、頭暈和聽力受損,也可以有其他部位血管炎的表現。
貝赫切特病(Behçet’s disease)將在其他部分單獨講述。